助力智慧矿山时代,华为生态链指定供应商
五月是夏至一阴生。一阴生的现象,从人类社会中也可以看见。现在都市中由于冷暖气的影响,较不显著;试到乡下去观察,就可看到土墙房屋的墙壁,在夏至以后便发霉了,表示潮湿来了,阴气来了。人的身体保养要注意,如果多吹电扇,加上吃冰淇淋,没有不生病的,那时生病的人特别多,就是一阴生的关系。
——《易经杂说》
一年分阴阳,冬至一阳生,夏至一阴生,上次讲过的。我讲个现有的科学大家就了解了。我们这个楼层铺有地热,这是.新的科技,地下的暖气上来。冬天天气很冷,地球的表面冷,这个时候热能向里面收缩,所以冬天的井水或者太湖里头的水,下面是暖的。夏天呢?这个水是凉的。冬至一阳生,夏至一阴生是地球的物理。我们的身体,冬天吃火锅,什么都不怕,消化力很强;夏天就不行了,胃是寒的。所以这就是天地阴阳的道理。阴阳两个字是代号,它是古人把科学东西的浓缩;不要因为自己不通,看到阴阳就头昏了。
“故阴阳四时者,万物之终始也,死生之本也。”一年三百六十天分十二个月,一个月三十天。再重复一次,五天叫一候,三候叫一气,所以一年七十二候,二十四个节气,都有变化。中国的这些科学与医学都是相通的,像季节变化等等,通了以后才知道其中有个原理的。一年来讲,冬至一阳生开始,白天慢慢长起来了;到了夏至一阴生,夏至也叫做长至,白天开始短起来了,这个道理要配合天文。有些科学家随便骂,什么天人合一,他也没有搞清楚;不管他是什么大学者、博士,反正你学识不到不要乱开口,免得人家笑你。所以说,阴阳四时对人影响非常重大。
——《小言黄帝内经与生命科学》
五月芒种是节,夏至是气。“夏至一阴生”,阴起来了,所谓一阴生是什么道理呢?我们拿现在观念来说,地球放射功能此时达到了极点。夏至以后太阳又开始向南,太阳能的放射对北半球渐减,这就是阴生。夏至也叫做“长至”。我们读古人的诗词文章见到“长至为某某兄写了一首诗”,就知道是那一年的夏至,这一天是一年中白昼.长的一天。五月地支排到“午”,就是我们吃端午粽子的午月。端午、中秋、七月半这些都是民间风俗的节日,不属于二十四气节,因为是民间风俗,我们也沿用了千多年。
这二十四个节气,是中华文化,甚至说是东方人宝贵的文化遗产。一讲夏至,民间在生活习惯上要注意什么呢?夏至一阴生,潮湿起来了。尤其是住在南方,五月开始梅雨天,老式的房子发霉了,有些旧房子里头香菇都长出来了。香菇木耳都是腐烂木头上长出来的,因为它是阴中之阳,所以白木耳有补肺功能。
——《我说参同契》
至日闭关
阴阳顺逆的确是妙难穷,你真懂吗?所以我们现在先要解释二至,冬至和夏至就是一顺一逆。《易经》有句话,“先王以至日闭关”,这是中国古代文化。一个人闭关,每天一样,每月也一样,到了那个时候就要清心寡欲,斋戒沐浴,就是打坐修行了。拿佛法来讲,就是六根六尘都关起来叫做闭关。“至”是一阳来复的时候,或者一阴初生的时候,如果这个时候把握住天地法则,你打坐一个时辰,也就是两个钟头,等于你坐三个月的工夫。当然这是吹嘘一点的,是鼓励性的,但是把握时辰打坐的话,功效..等于你多坐几次是真的。……
在十二辟卦的十二个月当中,半年属于阳卦,“冬至一阳生”,阳气在上升就是刚才讲的“消”。半年属于阴卦,“夏至一阴生”,阳消阴长是“息”,阳气阳能慢慢向地球中心回收来休息了,这个是息。一消一息之间好像是两样东西,实际上就是一样东西,我们拿现在观念讲就是生命能。能把握到这一股生命能,就可以成仙成佛,超凡入圣了!现在只拿坎离两卦做例子,太阳月亮的运行法则,说明宇宙有个总的生命能,就是一消一息之间那么转,形成了一年十二个月,四季春夏秋冬的现象。实际上一年没有四季,只有二季,就是一冷一热。用阳代表热,春天是热的开始,到夏天是热之极;“阳极阴生”,秋天是冷的开始,所以凉爽,到了冬天是冷之极。这就是一阴一阳的来往消息。……
“先王以至日闭关”。一年只有两个至日,冬至和夏至,一阳初生叫冬至,一阴初生叫夏至,也叫做长至日。夏至那一天白天.长,过了这一天,慢慢白天缩短了;冬至那一天白天.短,过了冬至,白天慢慢放长了。“先王以至日闭关”,就是说中国传统的文化,老祖宗们懂得在至日闭关。什么叫闭关呢?斋戒、沐浴、清净,万缘放下,什么都不理,这也就是温养了,就好像婴儿刚刚生下来,放在温室里保养。这个时候阳气一来,只宜温养之,这就叫做子午温养,像培养幼苗、婴儿一样。怎么培养?不增不减,顺其自然。
孟子讲“养吾浩然之气”,不可揠苗助长,不能帮助它,帮助就不是温养了。一个乡下人种稻子,天天看,看不出稻子长高,他就用手拔一下,长高了,稻子也死了,这就叫揠苗助长。许多人做工夫都在“揠苗助长”,刚刚有一点对了,一下子发光了,以为得了道,然后要加工,又吃补药又练气功,这样那样都加上去,结果发光变成发暗了。所以这个时候不能揠苗,不能帮助,只是看住,这是温养。换句话说,就是佛经所讲的“照见”,观自在菩萨那个“照”,“观”就已经在温养中了。
——《我说参同契》